索引號: | 001-2021-002071 | 主題分類: | 無 |
---|---|---|---|
發文機關: | 米脂縣人民政府網站 | 發文文號: | 無 |
成文日期: | 無 | 發布日期: | 2021-10-11 14:01 |
發布機構: | 米脂縣人民政府 | 瀏覽次數: | 次 |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規范辦學行為,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睡眠、手機、讀物、作業、體質“五項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讓學校的責任回歸學校,讓家庭的責任回歸家庭,實現家校共育、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根據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中小學生“五項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作業管理
1.優化作業設計。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并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不得超越課程標準、教學進度、學生能力布置集體性學生作業;杜絕耗時長,動手難做、材料難找、過程繁雜以及懲罰性、機械性、隨意性等低效作業。
2.規范作業布置。學校要規范班級微信群、QQ群、釘釘群的管理使用,班級群只能用作學校教師家長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溝通和相關緊急事項的通知,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有特殊要求外,嚴禁老師在班級群布置家庭作業,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嚴防“課內減負、課外增負”。
3.嚴控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的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教師要對布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家庭作業時間總量。
二、加強睡眠管理
1.減輕課外負擔。學校要引導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家庭教育方式,給孩子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不盲目跟風、不拔苗助長、不脫離實際,不給孩子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
2.科學安排作息。學生早晨到校時間,原則上小學不早于7∶30、中學不早于7∶00;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中午、下午間隔時間不少于1.5小時,確保師生飯后有1小時的休息時間。寄宿學生晚自習小學每天不得超過2課時,初中每天不得超過3課時。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不包括課間休息時間、課外文體活動、課后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時間),小學不超6小時,中學不超8小時。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3.保證睡眠時間。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個人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每天確保小學生達到10小時,初中生達到9小時,高中生到達8小時的睡眠時間;小學生就寢時間不得晚于21:20,初中生不得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學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節日及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補課。教師不得提前上課、拖后下課時間和利用午休時間組織學生學習。
4.提高睡眠質量。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學校要督促學生放學按時回家,并加強對住宿學生的管理,落實作息時間表,積極改善住宿條件,為住宿學生創造良好休息環境。
三、加強手機管理
1.加強教育引導。學校要通過國旗下講話、班團隊會、心理輔導、校規校紀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履行教育職責,做好孩子使用手機的監護工作,嚴格控制學生居家使用電子產品,防止學生沉迷網絡。家長老師及時保持溝通,掌握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2.有限帶入校園。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提出書面申請,學校研究同意,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和宿舍。各學校要細化校園手機管理,不得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3.強化管理制度。各學校要嚴格執行縣教體局的有關規定,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釘釘等信息平臺以及APP推送作業或要求學生完成、提交作業;不得利用微信家長群發布考試成績、批評表揚、拉票評比、求助,慈善、募捐等。家長群一律開啟全員禁言模式,嚴格控制家長群消息發布次數;不得發布與學校工作無關的言論、圖片和信息;除特殊情況外,休息時間內不發布消息。
四、加強讀物管理
1.激發閱讀興趣。強化對中小學生閱讀的深入研究與指導,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各學校要認真落實教體系統全面閱讀系列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魅力,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經典,夯實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推薦優秀讀物。各學校要廣泛開展閱讀能力提升工程,以語文教研組為主體,參照《教育部推薦新課標中小學課外閱讀書目》、語文主題閱讀叢書、新教育推薦閱讀書目等,向學生推薦閱讀經典類和前沿類的優秀讀物。
3.嚴格讀物管理。要加強中小學校圖書室建設,定期更新圖書,鼓勵在教室設置圖書角、圖書柜、小書箱等,方便學生閱讀。各學校要將教輔和讀物推薦目錄轉發至家長,引導家長學生從正規書店選用讀物,不要選購和使用盜版讀物,不要選購和使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讀物資料,凈化中小學的用書環境。學校要加強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管理,不得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銷售課外讀物或學習資料,學校要對受捐贈課外讀物來源進行審核把關,明確價值取向和適宜性把關要求,不得受贈未經審核的讀物進入校園。
五、加強體質管理
1.開足開齊課程。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強化提升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一至九年級每周4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倡導有條件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要認真執行眼保健操流程和管理,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嚴禁隨意取消
2.開展體育運動。各學校要全面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每天陽光運動不少于1小時。每個學生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學校要保證每年開一次全校運動會或體育節,積極創建足球、籃球、排球等傳統體育項目特色學校,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使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
3.綜合防控近視。學校和家庭要監督并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看姿勢,落實“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避免不良用眼行為。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
4.做實體質監測。各學校要建立體質健康測試長效機制,不斷加強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要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并及時告知家長學生體質情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5.加強健康教育。各學校要開展好健康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自覺地采納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