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1-2021-002072 | 主題分類: | 無 |
---|---|---|---|
發文機關: | 米脂縣人民政府網站 | 發文文號: | 無 |
成文日期: | 無 | 發布日期: | 2021-10-11 14:04 |
發布機構: | 米脂縣人民政府 | 瀏覽次數: | 次 |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市教育局《關于整體構建基于新教育實驗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系的指導意見》《普通中小學德育常規要求(修訂)》等政策文件精神,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省教育廳《陜西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以及榆林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榆林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五育并舉”,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適應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發展需要,注重實踐性與實效性,以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導,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二、工作目標
通過健全中小學(含職業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打造科學化、專業化、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師資隊伍,構建家校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不斷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021年起,全縣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均需建成學生發展中心,全縣所有中小學應配備至少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力爭到2025年,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的中小學校均配備至少一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的要求建設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應在心理健康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建設,可選擇親切、生動、貼近學生心理、易于學生接受的名稱,按文件要求保證軟硬件設施的配置。有條件的學??梢越Y合實際情況拓展功能區域,實施心理健康測評、個體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等職能。
(二)加強學生發展中心建設。健全完善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的指導。重點包括學業指導、升學指導、生涯指導、生活指導、健康促進、思想指導和心理輔導等。通過發展指導,幫助學生發現并發展自己的特長,培養學習興趣,強化自我發展意識,樹立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均建成學生發展中心。
(三)打造專業化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各學校要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性,注重提升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確保心理健康教師具備心理輔導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2021年起,新聘用的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原則上應持有心理健康學科的教師資格證,其中中學心理健康專職教師須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育背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2021年起,各學校要統籌公用經費,將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專、兼職教師每年分別接受至少30個和12個學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探索組建縣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團隊,定期開展校際觀摩指導活動,逐步縮小城鄉、校際工作差距。持續舉辦班主任技能大賽,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比賽內容,引領和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
(四)構建家校協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各學校要結合《米脂縣以愛育愛家校共育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顒蛹凹倚>W絡互動平臺等渠道,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規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家校合作共同解決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引導家長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加強親子溝通,自覺構建積極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落實家長課程標準,2021年起,每個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面向全體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或專題講座,定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資料,鼓勵和引導家長學習。
(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按照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陜西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的通知》 (陜教基一辦[2017]44號)要求,省上今年開展第二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市上同步開展市級創建活動,縣教體局也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各學校要對照省教育廳《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標準(試行)》,結合實際,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方案。教體局將強化督導指導,積極培樹典型,切實提高創建效果。并對標對表,以創帶建,示范帶動全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實施途徑
(一)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國家課程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統籌利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系統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借助下載、攝制適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視頻素材,逐步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確保每班每兩周至少完成1個課時的教學任務。心理健康教育課要以活動為主,杜絕學科化傾向,要注重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最大程度地預防學生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
(二)注重學科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中小學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發展基本規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在常規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術,將學科知識的傳播與心理品質的培養有機結合,實現學科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班主任要在班會課和班級日常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學生教育中運用心理學知識,能夠主持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課。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開展規范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各中小學要建立和完善包含學生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心理狀況、測評結果、輔導記錄等為內容的心理健康檔案,并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保存。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應根據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針對性地利用個體心理輔導與咨詢、團體心理輔導等干預手段,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2021年起,各中小學要“一校一案”建立學生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機制。學校要明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師要樹立危機干預意識,及時發現危機事件,快速啟動心理危機緊急預案,并及時告知學生班主任、家長及相關負責人,預防自傷、他傷等極端事件發生。學校心理輔導室應與相關心理診治部門建立暢通、快速的轉介渠道,對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或發現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能夠識別并及時轉介到相關心理診治部門。轉介過程記錄詳實,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各中小學要積極申報各級規劃課題,提升研究層次,并盡快形成有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重點加強“心理危機預防機制”的研究,嚴格落實“五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堅持危機即契機、問題即課題,鼓勵教師對學困生、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進行“一人一案”研究,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各中小學要通過報告、論壇、講座、廣播影視、宣傳欄、自媒體等形式,在廣大學生中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識和倫理道德知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成熟的心理觀念,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各中小學要精心組織,涌躍參加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全省中小學“陽光心靈”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動。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實施階段(2021年3月—2021年8月)。各學校制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工作細則,建立完善心理咨詢室、學生發展中心,選聘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相關活動。
(二)發展完善階段(2021年9月2024年12月)。心理咨詢室、學生發展中心建設達標,專兼職教師配備達標,各項工作任務達標,廣大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普遍提升。
(三)總結提升階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總結工作經驗,完善體制機制,培樹先進典型,推廣典型案例,建立長效機制。
六、實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學校要建立學校、班級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和管理組織機構,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切實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各中小學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責任部門,制定規章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為骨干,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學校與社區(街鎮)的心理健康服務合作機制,提升區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二)落實經費保障。各中小學要統籌公用經費資金,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開支,著重保證心理輔導室、學生發展中心的建設、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培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費用,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有效開展。
(三)保障教師待遇。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職務評聘辦法,制訂完善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評價標準,落實好心理健康教師職務評聘工作。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和心理輔導要計入工作量。將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列入德育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評選系列,心理健康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四)完善監督管理。教體局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對未按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學校給予通報、督促整改和復查。對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較好的學校在評優樹模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