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 id="apcg4"></s>
      2. <em id="apcg4"><acronym id="apcg4"><input id="apcg4"></input></acronym></em>

        關于推動全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索引號: 001-2022-002407 主題分類:
        發文機關: 米脂縣人民政府網站 發文文號: 米發〔2022〕10號
        成文日期: 2022年09月05日 15時26分 發布日期: 2022-09-12 15:26
        發布機構: 米脂縣人民政府 瀏覽次數:
        公文時效: 有效

        文件解讀:圖解關于推動全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鎮黨委、政府,銀州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

        為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和《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榆發〔2018〕10號)《中共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榆發〔2019〕9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新時期教育工作目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

        (二)堅持優先發展。把保證“三個優先”“三個增長”作為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形成縣委政府統籌、鎮及部門共推、社會各界支持的良好機制和氛圍,促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促進公平。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公平、制度公平、機會公平。

        (四)堅持依法治教。把于法有據、堅守底線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石,促進依法治校、依法執教,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三、工作目標

        以加快解決教育事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為重點,以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為核心追求,強管理、優均衡、創特色、提質量,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力爭到2025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得到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職教育“雙達標”,高中教育整體提升。

        四、工作任務

        (一)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完善德育體系。嚴格按照《榆林市中小學德育常規要求(修訂)》(榆政教發〔2021〕33號)文件要求,制定學校德育工作方案,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落實落細落小德育工作的各個環節,積極構建基于新教育的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系。切實加強思政課建設,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大力開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德育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引導廣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2.提升智育水平。著力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施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3.強化體質鍛煉。嚴格落實“體質”管理,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每天1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三個一”工程。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每年舉辦一次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健全學生視力健康綜合干預體系,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4.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工程,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課時總量,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鼓勵學校組建特色藝術團隊,辦好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和藝術節,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

        5.加強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完善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綜合實踐基地運行機制,優化拓展項目,覆蓋義務教育學校全體學生。加快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具有米脂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

        (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強化學校常規管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持續加強“五項管理”,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榆林市普通中小學校常規管理要求(修訂)》(榆政教發〔2020〕185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黨建統領學校工作,構建以章程為核心的現代學校制度體系。加強“三風”建設,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積極培育學校管理文化。

        2.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以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標準和國家課程標準為導向,大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強化“三級三類”骨干隊伍體系建設,以榆林市教育局“百千萬”工程為契機,鍛造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健全“雙培養”機制,更好的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提高教師培訓質量,實施全員輪訓,突出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強化師德教育和教學基本功訓練,持續舉辦教師技能大練兵、班主任技能大賽、思政課教學大賽等。加強名師室坊站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榆林市教育局關于深化課程改革實施“課堂革命 榆林實踐”的指導意見(榆政教發〔2021225號)文件精神,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統籌推進“三個課堂”改革,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向“40分鐘”要質量。全面推廣“新教育”實驗、“語文主題學習”、“數學培優”、“雙線英語教學”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實驗項目。積極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改革,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大力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定期開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切合我縣實際的優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

        4.優化教學過程管理。要學懂吃透《榆林市教育局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基本要求(修訂)》(榆政教發〔2020〕186號),健全教學管理規程,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突出抓好教學計劃、教案撰寫、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與批改、培優輔差、檢測評價等教學常規。教體局要組織教研員、責任督學常態化開展“雙常規”視導活動,要制定視導督查工作方案,要下發問題清單并形成整改意見,加強課程實施和課堂教學過程管理的日常監督,強化、細化、優化過程管理,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5.規范作業考試管理。全面加強“作業管理”,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不超過90分鐘。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定期開展作業設計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不斷提高教師作業設計和運用作業改進教學的能力。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荚嚬芾淼耐ㄖ?,正確把握考試功能,大幅壓減考試次數,規范考試命題管理,合理應用考試評價,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加強試題(作業)研究中心建設,建立學習有困難學生幫扶制度,為學有余力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6.覆蓋推進課后服務。全面落實中省市課后服務政策、文件要求,各中小學校要充分挖掘資源潛力,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嚴格按照《米脂縣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意見》(米教體發〔2021〕65號)文件要求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深入理解實施課后服務的目的和意義,解決廣大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拓展課后服務的形式與內容,加強課后服務課程開發,全力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7.突出教研教改實效。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教師專業成長為核心、以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真實問題為切入口、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堅持“教研即科研、問題即課題、解決即成果”的教研理念,制定切合本校實際的教研教改方案。教研室要加強教研工作的指導與評價,深入實施“五課”教研活動,充分發揮縣域名優教師和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提升教研教改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效性。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三)健全教育投入機制,優化教育發展環境

        1.加大經費投入。政府每年拿出3000萬元保障教育改革發展需求。

        2.加快學校建設。優先安排學校建設資金,加快項目實施步伐,確保米西區和北門川九年一貫制學校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籌劃米脂中學銀南新校區建設工作;加強學校硬件配備,適應教育發展需求,力爭到2023年建成2所智慧校園和2所近視眼防控示范學校。

        3.強化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成立由政法、教體、公安、司法行政、市場監管、衛健、應急管理、文旅等部門參與的工作專班,制定常態化整治方案,形成固化長效機制,確保學校周邊環境安全有序。

        4.科學安排各類“進校園”活動。認真落實《中共米脂縣委辦公室米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米脂縣中小學校和教師減負正面清單〉的通知》(米辦發〔2021〕58號)文件精神,按照“凡進必審”的原則,教育部門對主題、形式、內容、規模進行嚴格把關。嚴禁未經教育部門統籌安排的各類檢查驗收、創建評比及教育宣傳等活動進入校園,大力精簡、嚴格規范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學校有權拒絕未經批準的活動進入校園,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干擾。

        (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1.加強校(園)長隊伍管理。嚴格按照《米脂縣校(園)長述職評議工作實施辦法》(米教體發〔2022〕52號)有關要求開展校長述職評議工作,提升校(園)長依法治校和特色辦學的管理能力。加快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采取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

        2.統籌教師編制管理。落實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學校、教師雙向選擇,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機制,破解教師區域性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短缺的難題。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按照《米脂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米政發〔2022〕8號)文件精神,建立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激勵機制,加大教師獎勵、激勵力度,有效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鍛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按照《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榆發〔2018〕10號)文件精神,落實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和績效量化金額標準。

        4.啟動督導體制改革。落實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機制體制改革的意見》(廳字〔20221號,規范督導機構稱謂,統一為教育督導室,力促教育督導“長牙齒”;加強專兼職督學隊伍建設,落實督導工作相關經費;積極探索并建立教育第三方督導評價機制。

        5.加大心理教師招聘力度。將心理教師列入教師招聘計劃。2022年起,全縣鎮中心校以上學校均需建成學生發展中心,全縣所有中小學應配備至少1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力爭到2025年,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的中小學校均配備至少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每年至少進行1次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跟蹤服務工作。

        (五)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完善多元教育體系

        1.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大力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堅持公辦民辦并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擴大公辦幼兒園覆蓋面。推行“公辦幼兒園適度收費、民辦幼兒園按等級適度獎補”的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進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的問題。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加強幼兒園質量監測評估,提高保教保育質量。

        2.優質均衡義務教育。優化學校布局調整,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進一步完善學校發展共同體管理機制,促進課程共建、教學共研,通過扶薄支教、交流輪崗、體音美教師統籌安排等方式,均衡配置城鄉學校師資。加快智慧教育和教育云平臺、“扶智”平臺、大數據建設,啟動智慧校園示范學校創建活動,提升全縣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確保2025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驗收。

        3.整體提升高中教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文件精神,落實《米脂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高考綜合改革基礎保障條件的實施方案》(米政辦發〔2022〕13號)有關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嚴格執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及標準,穩步推進走班教學改革,科學均衡安排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統籌實施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建立健全校本特色課程體系,積極開展校園體育、藝術、閱讀、寫作、演講、科技創新等社團活動,滿足不同興趣、不同水平、不同選課要求學生的學習需求,努力實現“三全”育人格局。全面實施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計劃,確保高考質量逐年提升。

        4.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加快職業教育資源整合進度,加強職教中心陣地建設,建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縣域職教中心。加強職教專業能力建設,力爭建設2個重點特色優勢專業。改革課程設置、提高“雙師型”教師占比,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確保2023年縣職教中心工作實現“雙達標”,力爭2024年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以良好以上等次通過,構建普教、職教相互融合的特色高中階段教育。

        (六)深化招生考試改革,健全入學保障機制

        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招生制度,強化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落實職普46的招生政策;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免試、劃片、就近入學政策,全面實行陽光招生、陽光分校、均衡編班,嚴格控制大班額和大校額,不得以任何形式的考試和變相考試確定生源,杜絕“重點?!薄爸攸c班”,化解擇校、擇班矛盾;加強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備案管理。嚴格執行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平受教育權利和升學機會。落實國家高考、中考政策,推行中考和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委組織部、宣傳部、政府辦、政法委、編辦、教體局、財政局、發改局、人社局、公安局、住建局、市場監管局和各鎮街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縣政府分管教體工作的副縣長兼任。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統籌推進全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相關事宜,形成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委和政府每年要至少聽取1次教育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二)營造良好氛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建立媒體深度參與宣傳報道教育改革的機制,廣泛宣傳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義和措施,總結推廣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釋疑解惑,讓人民群眾認識到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漸進性和復雜性,為推動我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

        (三)加強督查指導。強化責任意識和責任約束,將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情況納入職能部門考核內容。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對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的指導和檢查,密切跟蹤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積極開展跟蹤調研,強化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對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和預測,避免出現大的偏差和失誤。

         

         

        中共米脂縣委

        米脂縣人民政府

        2022年9月5日

        網絡編輯:李宇星
        亚洲综合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1. <s id="apcg4"></s>
          2. <em id="apcg4"><acronym id="apcg4"><input id="apcg4"></input></acronym></em>